中新网7月3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3日报道,欧盟正考虑接受一项提议,即允许受制裁的俄罗斯农业银行设立一家子公司,重新连接全球金融网络。报道称,此举旨在换取俄罗斯同意延长黑海谷物倡议,使乌克兰能够继续向全球市场出口粮食。
报道称,据5名知情人士透露,该计划由俄罗斯通过联合国斡旋谈判提出。它将允许俄罗斯农业银行设立一家子公司来处理与粮食出口相关的支付行为。新实体将被允许使用全球SWIFT金融信息系统,该系统在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对俄罗斯最大的一些银行关闭。
黑海粮食协议于2022年7月22日由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和联合国代表签署,规定对乌克兰谷物等农产品经黑海出口运输提供安全保障,也保障俄罗斯粮食与化肥进入国际市场。 黑海谷物出口倡议已数次延长,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5月17日宣布该协议延长2个月。但如果俄罗斯拒绝再延长,将会在7月17日到期。
虽然俄罗斯向贫穷国家保证将继续出口粮食,但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6月30日曾称,没有理由继续延长黑海谷物出口倡议,因为西方以“令人无法容忍”的方式对待这项倡议。
据联合国消息称,在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下,目前已有2400万吨粮食被运送到有需要的国家。 【编辑:孔庆玲】
中新网兰州7月3日电 (陈海龙 刘建军)7月的甘肃陇南市成县,田间金黄色的小麦与翠绿的玉米把大地打扮得五彩斑斓。走进店村镇尹寨村现代蔬菜产业园的圣女果大棚内,展现的是与田间不同的美,在翠绿细长的藤蔓上,一串串圣女果如宝石般玲珑剔透,又是一番别样的丰收图景。
“这个圣女果汁多瓤沙,味道还很甜,和超市卖的真不一样。”前来采摘的市民对这里的圣女果赞不绝口。
“通过去年试种,我们今年21个大棚种的都是从山东寿光引进的青口蜜、千禧、红圣、紫玉等12个优质品种一代苗,聘请了山东寿光蔬菜协会的科技人员对圣女果种植全过程技术指导,确保了圣女果的品质和产量。”该产业园负责人任锦川说。
图为成县陈院镇渔乐农庄鱼菜共生循环养殖基地。(资料图) 刘建军 摄
产业园能够确保圣女果高品质种植的“秘密武器”就是一台水肥一体机,能够将水和肥料通过埋设的管道,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了智能控制、精准施肥,不但节省了水肥成本,而且提高了水果品质。
圣女果种植是成县应用现代科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县以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科技富农为目标,把强科技作为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铆足干劲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推动特色农业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为民众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在成县陈院镇梁楼村渔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鱼菜共生”循环养殖基地,1300平方米的大棚内,6个方形鱼池并排罗列,养殖池里的中华鲟、黄辣丁、鲈鱼活力十足;一旁的长方形水泥池内定植的黄瓜、西红柿、生菜等果蔬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是将鱼的排泄物通过生物分解转化成蔬菜所需的营养,蔬菜吸收净化水体,然后干净的水又排入鱼池,形成一个闭环模式,最终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该合作社负责人赵利江说。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不但提升了现代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土地产出效率、农业资源综合配置效率和农业竞争力,而且提高了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了土地产出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为成县店村镇大寨村包心菜种植大棚。(资料图) 刘建军 摄
“地膜甜玉米是3月初种植的,到7月初就能采收,由于上市早,每根能卖到2块多,而且种过玉米的地膜还能接着种植白菜,一膜两用成本低、效益高、省时又省力。”成县索池镇大川村村民车贵荣指着眼前的玉米地高兴地说。
大川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瓜果种植专业村,这里的大棚种植以早甘蓝、夏番茄、冬白菜高矮搭配种植为主,露地种植以“春覆膜玉米、秋大白菜”一膜两用的种植方式。通过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科学化种植模式,大棚种植收入亩产值在2万多元,露地种植亩产值也超过了1万元,让土地收益实现了最大化。
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让成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从靠人,靠机械,再到靠数据、靠人工智能转变,让“瘦”的土地变“肥”,生产效益更加显著,推动成县农业生产朝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一路向前。(完)